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65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导学案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65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导学案_第1页
1/5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65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导学案_第2页
2/5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65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导学案_第3页
3/5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 2014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 65 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导学案课题:—— 第 65 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 姓名: 考纲展示: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课前预习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促进了北方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民族融合。而早期统治者学习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和吸收汉族文化,也为后来孝文帝改革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社会改革迫在眉睫。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卓有成效的新制(1)政治上,制定官吏傣禄制,整顿吏治;在地方设立三长制。作用:孝文帝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 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俸禄制的实行,则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三长制的实行,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2)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作用: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的租调制的实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2、迁都洛阳(1)原因:① 政治上: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② 经济上: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③ 军事上: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④ 地理上: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2)影响:① 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北魏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② 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3、移风易俗备 注(1)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2)措施:① 易服装:要求鲜卑贵族一律穿汉装。② 讲汉话:下令官员上朝时改说汉话,严格规定 30 岁以下官员必须执行,否则降职。③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改用汉族姓氏;参加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选拔人才,任命官吏。④ 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⑤ 改籍贯:规定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死后不得运回平城安葬。(3)意义:① 促进鲜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65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