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进学解》导学案 苏教版【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2、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3、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知识链接】二、资料连接(一)作者 介绍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盛称其“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二)韩愈传世名言(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2)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3)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4)事业无穷年。 (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人非生而知 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8)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9)圣人无常师。 (10)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1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1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三)文章简析 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旧唐书·韩愈传》:“(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进”,即长进、进步。“学”,包括“业”与“行”。“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解”,辩解,论析。“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业精”“行成”。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