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浣溪沙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李璟及其代表作品。2. 了解全词的含义,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3. 背诵这首词。学习重点:1. 准确把握词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2. 了解全词的含义,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 学习难点:领悟全词主要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一、知识链接李璟(916-961)字伯玉,登帝位后,年号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徐州(今属江苏)人,李昪长子,史称南唐中主。璟多才艺,好读书,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江南野史》说他“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一首律诗和四首词。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李璟多才艺,王安石盛赞“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王国维则称其首二句“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二、整体感知1. 概括本词上下片所写内容。2.词中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三、疑难探究1.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倍受王安石等人的赞赏。请赏析这两句的妙处。2. “倚阑干(即栏杆)”含不尽之意,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请结合作品,想象意境,说说其中的“不尽之意”。 四、达标检测这首词在写作上构思紧凑,全词突出了一个“残”字,试结合全词进行分析。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赏析 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有些本子作《浣溪沙》)。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菡萏,荷花的别称。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西风,秋风之谓也。绿波,写的是盈盈秋水。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韶光,指春光。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