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点到直线的距离(1)【学习目标】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通过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渗透化归思想,了解用代数方程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应用.引入新课引入新课1.我们已经证明图中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如何计算它的面积? 法一 法 二(通过预习课本内容了解求面积的方法)2. 能否用一般方法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呢?一般地,对于直线 l:Ax+By+C=0(A≠0,B≠0)外一点 P(x0,y0),过点 P 作 PQ l ,垂足为 Q,过点 P 分别作 x 轴、y 轴的平行线,交 l 于点 M(x1,y0),N(x0,y2)由 Ax1+By0+C=0,Ax0+By2+C =0,得,所以 PM=,PN=。PQ 是 RtPMN 斜边上的高,由三角形面积可知yxB(3,-2)A(-1,3)D(2,4)C(6,-1)yx●●●A(-1,3)B(3,-2)D(2,4)PQ=由此,点 P(x0,y0)到直线 l:Ax+By+C=0(A≠0,B≠0)的距离为 d=结论:已知 (不同时为),,则到 的距离为说明:(1)公式成立的前提需把直线 方程写 成一般式;(2)公式推导过程中利用了等价转换,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且推导方法不惟一;(3)当点在直线 上时,公式仍然成立.例题剖析例题剖析例 1. 求点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1) (2) (3) (4)例 2. 点 P 在直线上,且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求点坐标.例 3. 若,,,求△ABC 的面积.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求下列点到直线 的距离:(1),; (2),.2.直线 经过原点,且点到直线 的距离等于,求直线 的方程.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