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好的开始会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教学地位十分重要。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理论知识比较多,教师在讲解分析理论的同时,要想做到不枯燥空洞,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应该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学生学习 形式的丰富,让学生在教师 的引导下进行探讨,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二、学情分析:高一新生来自于不同的乡村学校和城镇学校,各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对新课程的要求、学习方法比较陌生。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归纳 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把亲身体会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逐步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一般特征。难点:1、信息定义的理解;2、正确理解信息的特征。五、教学方法与策略: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创设具体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理解信息的含义以及特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问题,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六、教学课时:1 课时七、教学过程:(一)丰富多彩的信息师导入: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不管我们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观看电视,可以获得很多新闻信息;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师小结:可以说,凡是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感觉器官感受到的事物及其变化,不管是来自人自身还是自然界,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学生讨论试 着给出答案。师小结:信息没有统一的定义。有人(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说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有人(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专门指出了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课本给出的概念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我们可以理解为: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普遍性信息不是虚无缥缈 的事物,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