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四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3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 20 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对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作用作出客观的评价。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概述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新三民主义在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国民大革命中的历史作用。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时代背景及孙中山为实现三民主义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过程,适时适量地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组织学生观看《孙中山》等历史题材的影片,以丰富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并实地考察了西方社会后,提出的振兴中华的理论蓝图,它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旗帜。在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 20 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和影响下提出的,它较之旧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进步,作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崇和学习。重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作用;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难点:如何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和联系;新三民主义的质的飞跃和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学过程: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1、背景: 政治——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不断加深,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却屡战屡败,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剧。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选择了革命道路。思想——孙中山考察了西方社会的政治状况,丰富了民主革命的思想。2、主要内容:旧三民主义:内容——①“民族主义”即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族革命)②“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政治革命)③“民生主义”即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心分配问题,平均地权。(社会革命)评价——性质: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进步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