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省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地壳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与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河南省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地壳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与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1/8
河南省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地壳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与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2/8
河南省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地壳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与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3/8
河南省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地壳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与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 1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过程与方法:1.掌握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2.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图像资料,培养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及热爱地球环境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内容: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2)基本存在形式:气态、液态和固态。(3)分类2.岩石(1)概念:岩石圈(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2)分类: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二)地壳的物质循环1.概念2.地壳物质循环示意(1)循环物质的名称:①岩浆岩;②沉积岩(或变质岩);③变质岩(或沉积岩);④岩浆。(2)岩石形成过程A 为冷却凝固作用;补充、修改内容B 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C 为变质作用;D 为重熔再生作用。二、地球表面形态(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内力作用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划分: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图中①为美洲板块,④为印度洋板块。(2)消亡边界:板块③与板块④、⑤的边界相互挤压碰撞而分别形成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而板块②与板块③的边界也为消亡边界,在板块③一侧形成亚洲东部的岛弧,在板块②一侧形成海沟。(3)生长边界:常形成海岭,如板块①与板块③、⑤之间的大西洋中脊;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带,会形成巨大的裂谷,如⑤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东非裂谷带。(4)性质: A、B 两处,地壳较稳定的是 A,原因是位于板块内部;而 B 处比较活跃。3.构造运动和地表形态(1)概念: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弯曲、变形,称为地质构造。(2)褶皱和断层的判断依据和构造地貌:形态图示褶皱背斜[岩层中央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中央向下弯曲断层地垒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上升地堑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下降(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A 为风化作用,B 为搬运作用,C 为沉积作用,D 为侵蚀作用,E 为固结成岩作用。2.(三)人类活动与地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南省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地壳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与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