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中语文《蜀道难》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中语文《蜀道难》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9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中语文《蜀道难》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9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中语文《蜀道难》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9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语文《蜀道难》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课文导读】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 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李白奉诏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善写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二、写作背景1、关于蜀道: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 450 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2、背景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只要是有四种说法:一是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那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二是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三是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四是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 742 至 744 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三、文体常识乐府诗: 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的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中语文《蜀道难》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