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4【目标导航】高考考点:※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温故知新】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相信你一定行!一、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4.什么是物质?二、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1.什么是运动?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学 案3.什么是静止?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三、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什么是规律?2.什么是规律的客观性?什么是规律的普遍性?3.为什么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温馨提示】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自学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惑?请及时把你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以便与其他同学讨论、共享。一、互动探究: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培根)亲爱的同学,请你参与讨论,合作共享。1、议一议: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和联系首先,二者是紧密联系的。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谈不上哲学上所说的物质, 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万事万物都只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们之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2、想一想:否认运动会导致什么错误?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什么错误?教 案只承认静止而否定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3、议一议:人在规律面前应该怎么办?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和把握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二、误区点拨:1、理解物质概念时应把握的要点:① 把握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只有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同时要把握物质的可知性。 ② 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