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第 3 课 走向世界大战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3【学习目标】课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1.知识与能力: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3.情感态度价值观。大国民族利己主义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重难点】1.重点:绥靖政策。2.难点:西方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学法指导】1.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 【预习案】1.写出绥靖政策的含义。2.列举绥靖政策的表现。1】对日侵华:2】对意侵埃:3】对西班牙内战:4】对德并奥:5】对德并苏台德:3.列举苏联 1939 年两件大事。 【知识链接】4.必修一:回顾第 16 课,中国的抗日战争和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1】不同。 2】原因。 5.必修二:联系第 10 课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破坏华盛顿体系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1】 2】 【我的知识网】 【我的疑问】 【探究案】材料一 如果你们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 ——扬·马萨里克材料二 “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1938 年 10 月 3 日张伯伦在下院的辩论词6.材料一表明捷克斯洛伐克对待苏台德危机的态度是什么? 7.张伯伦如何评价慕尼黑会议?你如何评价他的观点? 【本课测评】8.大国实行民族利己主义的原因分别有哪些? 第 3 课 走向世界大战4.必修一:回顾第 16 课,中国的抗日战争和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1】不同。中国坚持下来了,没有被打败。2】原因。中国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拼死抵抗;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多。5.必修二:联系第 10 课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破坏华盛顿体系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1】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部分地方沦为日本殖 民地,日军以战养战,掠夺土地、劳动力、资源、工矿企业。2】国民政府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工矿企业大量内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