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二学案 氓(1)教学目标 1、 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2、 《氓》的情节和主题。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并默写本诗,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3、理解比兴手法的含义作用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朗诵并翻译,第二课时分析)第一课时(预习案)一.了解《诗经》1、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诗经》。(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 11 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 6 世纪)500 年间的诗歌。共 305 篇。又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课文所选的三首诗作均出自“风”,“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诗经.》最高成就;“雅” 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 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 。3、《诗经》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赋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 “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4、《诗经》作品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许多诗篇采用重章迭唱的形式,句中多重言、双声、叠韵词,音节和谐,语言朴素,很有艺术魅力。二、给下列加横线的词注音氓( )之蚩蚩( ) 匪我愆( )期 将( )子无怒 乘彼垝( )垣( ) 载( )笑载言 尔卜( )尔筮( )以我贿( )迁 于( )嗟( )鸠( )兮犹可说( )也 其黄而陨( ) 自我徂( )尔 淇水汤汤( ),渐( )车帷裳( )士也罔( )极 靡( )室劳矣 夙( )兴( )夜寐( ) 咥( )其笑矣淇则有岸,隰( )则有泮( )三、课文的翻译(先解释画横线的字词,再翻译全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用心 爱心 专心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xū)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