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二中 2014 年高中数学《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一)》教案 文 新人教 A 版选修 1-2教学任务分析:(1)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积累了较多的综合法证明数学问题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也没有进行过综合法这一知识的较系统的学习,由此教材借助学生熟悉的数学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综合法的特点,概括综合法的特点.(2)“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是综合法的两种形象化的说法,教学中,应强调分析过程和思考过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采用综合法,以及运用综合法进行证明的过程教学重点:(1)了解综合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2)运用综合法证明数学恒等式问题.教学难点:对 综合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的概括.教学过程归纳:1、综合法的定义及特点: 2、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综合法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 、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例 2 如图所示,△ABC 在平面 a 外,AB∩a=P,BC∩a=Q,AC ∩a=R.求证 P,Q,R 三点共线.1BQAPCRa例 3 在△ABC 中,设求证:练习1. 比较大小.2. 设 a,b∈R+,则必有( )A. a3b3≥a2b+ab2 B. a3b3>a2b+ab2C. a33b3≤a2b+ab2 D. a3b3<a2b+ab23. 若 a,b∈R,则下面四个式子中恒成立的是( B )A. lg(1+a2)>0 B. a2+b2≥2(a-b-1)C. a2+3ab>2b2 D. 4. 以下 命题中正确的是( A )A. 如果 a+b>0,那么 a 和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0B. 如果 ab=0,那么 a2+b2一定也是 0C. 如果 ab=a,那么 b=1D. 如果 a2=b2,那么 a=b26. 在△ABC 中,求证: tanA+ tanB+tanC= t anA·tanB·tanC.7. 已知 a,b∈R+,且 a≠b,求证:课堂小结综合法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课后作业《习案》作业(十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