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宇宙中学案(2)高中地理第一课【学习目标】1.熟练的掌握地球作为天体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提高图表对比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对图表对比、数据分析,探究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想一想为什么地球既是太阳系中的普通天体,又说它是一个特殊的天体.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写到我后面的我的疑问处.教材助读一、学生阅读教材第二大框题,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图 1.4 太阳系模式图观察行星绕日公转运动方向有是自___向___。3.读表 1.1 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分析(1)行星绕日公转轨道面具有____性的特点。 (2)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行状具有____特点。4.由此我们能够得出关于行星绕太阳的公转运动的特征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5.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通常将八大行星分为____、____、____三大类。二、 学生阅读教材第三大框题,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是太阳系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行星。原因有(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自测大行星中,类地行星与巨行星比较,特点是( )A、质量较大 B、有固态外壳C、平均密度低 D、都有卫星,但数量少2、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原因是( )日地距离适中 B.卫星个数相当C.地壳运动的缓慢性和稳定性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探究案学习建议:请同学用 10 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探究学习。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探究点二:地球的普通性问题 1:读课本 P“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有哪些成员?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怎样排列?问题 2:分析课本 P 表 1.1 并结合课本图 1.4 图 1.5,完成下列问题。(1)运动特征:由课本图 1.4,可总结出八大行星公转方向有_______的特征,根据课本表表 1.1 行星轨道倾角可总结出________的特征,根据偏心率可总结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