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参考资料一、译者序:一名不该忽视的诗人我愿意以人子和诗人的名义,而不是以学者或译者的名义来向你奉献这部译诗集。它的作者是一个我们知道得太少的诗人和圣人。在了解他和他的诗之后,我们将意识到,忽视他,对于诗歌,尤其是外国诗的读者是一个多么大的缺憾;对于外国文学的介绍和研究工作是一个多么大的缺陷。他是一名英国诗人,全名威廉?布莱克,属于 18 世纪末叶和 19 世纪初叶。从文学史上来说,属于前浪漫主义时代,虽然他与这个“主义”并不相干。即便在其祖国,在欧美,也曾有很长的时间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在世时,只有华兹华斯等少数人注意到他,并受了他的影响。直到 19 世纪中叶以后,他才声誉日增。其间的原因只有一个:他远远地超越了他的时代。这位生前备受冷落的诗人,从此成了评论界的宠儿、大师所效法的大师。正如 W.P.威特卡特在《对布莱克之心理学研究》一书中所说:“雪莱、济慈、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声名依然如旧,拜伦的声誉已不如他在世之时,骚塞已经被人们遗忘;而布莱克的声望却与日俱增。”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布莱克研究专家达到创纪录的一百多人;英国 20 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W.B.叶芝从 1887 年起编辑布莱克的诗作,并受到他的很大影响,他在日后模仿布莱克,创造一个自己的宗教神话体系;美国 20 世纪的诗歌大师之一 T.S.艾略特曾专注地研究布莱克,“向布莱克学到了不少东西”。一些批评家在论述诗歌发展进程时说,布莱克和华兹华斯是英语诗歌革命的开路先锋;另一些评论家在褒扬艾略特时,将艾略特和布莱克、华兹华斯一起,并称为英语诗歌革命的三大开路先锋。布莱克,布莱克,布莱克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我们难以很快地作出回答,因为我们也许已经开始意识到评论界的一个公断: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独特、最复杂的诗人。(一)纯真的人,神圣的疯子布莱克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个诗人。许多人为他画过像。初次见到他的像,你一定会被震慑住,至少是一惊:这是一副多么不寻常的面容啊!他的异常宽阔明朗的前额,他的一双目光如炬、又略显惊惶的大眼睛。当你再次看他,你会看到他眼睛里的智慧、专注、“疯狂”和纯真。他跨越世纪,注视着自己预言过的世界。1757 年,他出身在伦敦一个贫寒的袜商家庭。他从小就“富于幻想,神经过敏”。4 岁时,他幻觉见到上帝;另一次,他又看到田野里一棵大树上栖满了天使。类似的另一次经历是在他30 岁的时候,他的 19 岁的弟弟罗伯特?布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