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6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6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3/6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的结构,品味文章的语言。2、掌握悼词的一般写法。3、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所作的巨大贡献。4、感受、学习马克思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等伟大精神。二、学习重难点:1、体会本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特点。2、议论、抒情相结合,议论中饱含着强烈的感情的写作方法。一、预习案1、关于悼词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 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掉的文体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本篇悼词的特点是:(1)从内容看,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所以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做出评价;最后对自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2)从表达方式看,有叙述,有议论,,更有抒情,而且可以这么说,抒情贯穿着全文。2、走近马恩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1818 年 5 月 5 日生于普鲁士(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1843 年迁居法国巴黎。中学毕业后,先后入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法学、历史学和哲学。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当时,英法两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48 年法国巴黎无产阶级的起义震动了整个欧洲。就在这样的历史时代,1844 年 9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见(恩格斯于 1820 年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巴门城)。从此“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1846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 年,他们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草拟了该同盟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1864 年,马克思在伦敦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在第二国际成立后才称第一国际),奠定了国际组织的基础。 从 1870 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住在伦敦,“他们两人始终过着充满紧张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他的最伟大的著作《资本论》就是这方面研究的结晶。作为马克思伟大事业的终身战友的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出色地完成了《资本论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