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标要求】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教学重点】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决策、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教学难点】 如何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经验教训。一、独学指导:(一)、知识指导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二)、独立学习:知识点一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6 年) 1.社会条件:(1) 运动的完成。(2)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结束。 2.过渡时期总路线:(1)制定:1953 年 6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制定。(2)方针:社会主义 与 并举。3.一五计划:(1)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建立国家 的初步基础;有步骤的对农业、手工业和 进行 。(2)工业化成就(略)(3)意义:中国开始改变 的面貌。为 进一步发展 打下良好的基础 。4.三大改造:(1)措施:项目方式农业农业 ,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农业合作化高潮推动下,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2) 结 果 1956 年 底 , 中 国 基 本 完 成 了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 使 生 产 资 料 私 有 制 转 变 为 。 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3)评价:意义: 在中国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局限:改造后期,存在 、改变过快等缺点。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 年—1966 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十年建设的成就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动乱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动乱中的国民经济社会条件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知识点二 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 年——1966 年)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1)初期的正确探索①《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 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② 中共八大的召开: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 。中共八大集中体现了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2)探索建设道路上的失误① 产生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探索建设的道路上,党产生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 调 经 济 建 设 发 展 速 度 的 思 想 。 ② 表 现 : 1958 年 “ ” 运 动 和 运动。③严重危害: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