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南郑中学 2014 高中生物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 2 课时)教案 A 新人教版必修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辨别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二、过程与方法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教学难点1. 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2.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教学突破通过绘制卵细胞形成过程图、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等多种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学法:实验探究法、自主阅读分析法、动手绘图法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实验用具等。学生准备:预习、绘图纸笔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思考讨论并回答。比 较 分析 精 子和卵细胞 形 成过 程 的异 同 ,温 故 知新。续上表(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问:请同学们将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相比较,找出二者的相同与不同处?(答:相同点:染色体复制一次,都有联会和四分体时期,经过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在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有着丝点的分裂,最后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也比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不同点:每次分裂都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细胞,小的叫极体,极体以后都要退化,只剩下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是形成 4 个精子;卵细胞形成后,不需要经过变形,而精子要经过变形才能形成。)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即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有时会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这种现象称为交叉互换,容易引起生物的变异。(指示课本中减数分裂图解相应处,教师粗略介绍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思考讨论并回答。判断分裂图像 奇数 减Ⅱ或生殖细胞 染 不 有丝 色 有 配对体 偶数 同源染色体 有 减Ⅰ 无 减Ⅱ总结对比,得出规则。AaBB实验:P211.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