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萱花中学高中物理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学案 新人教 版必修 1 学习目标: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2.理解 v-t 图象中图线与 t 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3.自主学习、合作 探究,体会用图像和微元法的思想分析问题的方法。重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x=vot+ at2/2 及其应用。难点:1.在 v-t 图象中图线与 t 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微元法推导位移时间关系式.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通读教材,理解本节的基础知识。再完成教材助读中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独立完成,限时 20 分钟。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公式为___________,其 v-t 图象为__________。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阅读教材 p37 第一段并观察图 2—3—1 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 t 内的位移与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矩形面积有什么关系??2.阅读教材 37 页思考与讨论,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减小误差呢?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其运动位移也是均匀变化的吗?3.初步体会用极限法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理解每个物理量的意义。1.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则( )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 12 m/s B.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 6 m/sC.这个物体的加速度 为 8 m/s2 D.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22.一辆汽车做匀减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15m/s,加速度大小为 3 m/s2,求:(1)3s 末速度的大小?(2)物体的速度减为零所经历的时间?(3)2s 内的位移?1课前预习知识准备一教材助读二预习自测三课中探究(4)第 2s 内的位移? (5) 8s 内的汽车位移? 分割和逼近的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早在公元 263 年,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首创了“割圆术”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个图并体会圆内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其周长和面积就越接近圆的周长和面积.下面我们采用这种思想方法研究匀 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一时间图象.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2质疑探究2.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的物理 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模仿刘徽的“割圆术”做法,来“分割”图象中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