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长县中学 2014 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科 目语文课 题课型新课授课人设计人赵燕妮审查人赵燕妮审核人杨玉梅师评组评学习目标1、理解散文情与景的关系,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2、培养诵读的能力,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学习重点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学习难点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朗读、自主、合作、探究学 习 过 程学习笔记(教学设计)【自主学习(预习案)】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蓊蓊( ) 踱步( ) 袅娜( ) 霎时( )弥望( ) 倩影( ) 琐屑( ) 脉脉 ( ) 独处 ( ) 参差 ( ) 煤屑 ( ) 敛裾 ( ) 2.字词积累,解释下列词语幽僻: 蓊蓊郁郁: 踱: 弥望: 袅娜: 脉脉:风致: 斑驳: 3、圈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抄在摘抄本上,丰富你的文学底蕴。4、争取背诵课文 4-6 自然段。二、预习思考11、你认为本文的文眼是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2、你认为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知识链接】1、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2、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3、 时代背景:本文写与 1927 年 7 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