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春 江 花 月 夜 (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1 、学会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2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3 、继续培养于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的能力。【学习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智慧来再现诗歌的艺术魅力,体味诗歌意境。【学习难点】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画意、哲理、诗情。 【学习过程】知识链接:认真阅读知识链接,用红笔划出重要的知识,识记,积累.1. 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1 )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2 )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包括赋、比、兴;渲染,衬托,对比,用典,象征,虚实、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3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 手法类习题解答思路:首先回答什么手法,其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 炼字类题型的答题思路:首先结合语境解释该字,其次再现该字所在的句子景象,最后再说使用该字后的效果. 基础学习( 预习课文,课前独立完成) 问题一:" 月" 在古人心中意义深远,它是中国古代诗词的血脉和灵魂,你能写出至少五句有关" 月" 的名句吗? 答;“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 李白)“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 刘禹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托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意象含盖的情素:思念,怀想,寂寞,冷落,凄美。问题二:”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一句在文中结构上有何作用? 流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