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 2014 年高中生物 4.1 ATP 和酶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 1【教材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第一小节【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方法探究、科学精神领悟等生物学素养。本节课以 “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打破了学生以往接受结论性知识的习惯,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表格、动画,让学生能进行直观感知,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线,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在自主的学习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教材分析】“ATP 和酶”是高中《生物(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苏教版)第四章“”中的第一节。其中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 需 1 课时。本节主要阐述了 ATP 和 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 ATP 在生命活动中的广泛应用、酶的概念、酶的特性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ATP 和酶是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是多项生物化学反应的联系纽带。本节内容与本章第二节光合作用及第三节细胞呼吸有紧密联系,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总反应由许许多多的反应组成,这些反应不仅需要酶的参与,还涉及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学生分析】1、高一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培养。2、学生已经掌握了核酸的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 简述 ATP 的化学组成和特点。1.2 写出 ATP 的分子简式。1.3 解释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2.1 通过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示意图的阅读训练,初步形成图文转换能力和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来表述问题的能力。2.2 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 强调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回答问题;3.2 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3.3 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 ATP 化学组成的特点;1.2 ATP 与 ADP 之间的相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