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东莞市2014年高中历史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东莞市2014年高中历史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_第1页
1/2
东莞市2014年高中历史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_第2页
2/2
东莞市 2014 年高中历史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知识点来源□学科: 历史 □年级:高一 □教材版本: 岳麓版 2010 年 6 月第 3 版 □所属章节:第五单元第 20 课录制工具和方法屏幕录像专家共享版 +PPT 软件设计思路本微课从三个维度解读抗日战争。第一“不忍回顾的战争之殇”,就是抗日战争中中日两国人民遭受的苦难为例,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战争的危害;第二“团结奋起于战争之殇”,以抗战史实为依据,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第三“艰难走出于战争之殇”,概括抗日战争的影响,通过当今现实中中日社会对过往历史的非理性态度,让学生感受到客观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内 容教学目的以现实中中日对历史的非理性行为为例,回顾抗日战争中中日两国的战争之殇,反思战争,反思人性、以史为鉴,引导学生理性爱国,形成科学、健全的公民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抗战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意义。难点:辩证看待战争双方的灾难,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公民意识。教学过程引子: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大地震和中国大地震中中日网民的不同表现引出微课主题——历史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一、“不忍回顾的战争之殇”展示“南京大屠杀”等日本侵华史料照片视频,感受日本侵华的罪恶;分析战争前后日本国民的“蜕变”,认识战争对人性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二、“团结奋起于战争之殇”通过诗人田间的诗句铺垫引出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抗战精神。围绕抗战时期的争议性言论,通过对抗战史实的分阶层梳理,让学生对“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全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战”的史实形成客观正确的认识。三、“艰难走出于战争之殇”通过《抗战回望》等抗战史著作的经典言论,思考分析该怎样对待和记忆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客观评价抗日战争的影响。结合当今现实中中日社会对过往历史的非理性态度,让学生感受到客观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抗日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里程碑性质的事件,事件跨度有十四年,有关日本侵华的各种新史料、新证据不断涌现。作为一节 10 分钟的微课,抗日战争这个主题太过于宏大,以至于我要改变之前沿用了很久的教学模式和思维习惯。对于如何展现抗战历史,抗战史专家1樊建川说过:“宏大的叙述往往意味着省略掉很多东西。而历史一旦过于抽象,失去细节,就会变得远离人心的感知,变得容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东莞市2014年高中历史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