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 2014 年高中历史 重庆谈判教学设计 知识点来源□学科: 历史 □年级:高一 □教材版本: 岳麓版 2010 年 6 月第 3 版 □所属章节:第五单元第 20 课录制工具和方法屏幕录像专家共享版 +PPT 软件设计思路本微课从四个角度解读重庆谈判。第一,历史概念的五个W:when时、where地、who人、what事、why作用。 第二,回到八月,理解谈判的背景。对日受降成为国共新一轮争夺的焦点。国军远在西南。共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美苏两国均支持国民政府,积极促成重庆谈判。第三,山城内外风云变幻。结合电报、日记、照片、国内外形势重现43天的谈判。分析双方持有的资本和最初的目的。美苏两国的强大干预力。中共妥协让出八个解放区的剖析。签订《双十协定》。重庆谈判最终失败。第四,和谈虽败,但历史的天平开始向中共倾斜。军事上大而空与少而精;政治上五子登科与群众路线;心态上自大与自信;外交上美苏争霸与两极格局。教学设计内 容教学目的挖掘重庆谈判当事人的电报、日记、命令等原始资料,还原 43天的重庆谈判中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重庆谈判虽然失败,但中共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就算内战不打,中国也会分裂成像朝鲜、德国一样的国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和谈背后三国四方的利益博弈难点:理解重庆谈判为何失败教学过程一、五个 W1、WHEN 时间2、WHERE 地点3、WHO 人物4、WHAT 事情5、WHY 结果二、回到八月 1、对日受降成为国共新一轮争锋的焦点2、国民党军队 430 万,远在西南3、共产党军队 127 万,深入敌后4、美苏两国支持国民党,促成重庆谈判5、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三、山城内外风云变幻8.28 毛泽东飞抵重庆9.3 围绕中共 11 条谈判双方谈判的资本和目标1、国民党:共产党放弃军队和地盘,任一省主席2、共产党:11 条,军队国家化,解放区民主9.10 上党战役9.18 苏联在东北暗中支持中共9.22 谈判中断9.27 蒋介石旅游,中共退出江南八省,缩编为 20 师10.10 双十协定 四、历史的天平开始倾斜1、军事上:“多而空”与“少而精”2、政治上:五子登科与群众路线3、心态上:独裁君主的自大与谦谦君子的自信4、外交上:美苏争霸与两极格局重庆谈判是三国四方的博弈,1945 年处于美苏争霸的前夕,短短 43 天的谈判无法解决中国的复杂问题。有人说,中国错失了走向民主的机会但是,当时受启蒙的“新民”多吗?有人说,可惜蒋介石不是华盛顿但是,但是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