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十五中 2014 高中生物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学习目标】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受精作用的过程。4.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重点难点】重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的过程。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学法指导】1.预习案由每位同学在课前自学独立完成;探究案在课堂合作交流完成(小组长及具备能力的同学要先预习);训练案是课后作业,同学们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独立限时完成。2.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学会抓住关键词进而掌握关键句。并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标识出来并填写到预习案“我的疑问”处。预习案(限时 20 分钟,课前独立完成)◆ 教材梳理(通读教材,夯实基础)一、减数分裂1.范围:进行 的生物(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2.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 只复制一次,而细胞 。3.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了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场所:人和哺乳动物的 。2.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①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染色体行为变化:染色体 后,每条染色体含 条染色单体。b.细胞变化:1 个精原细胞→1 个 。② 分裂期a.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联会: 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 条染色单体。四分体的 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即发生了 。 ↓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 。 ↓后期: 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级移动。这样,细胞的每个极只得到各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 ↓末期:形成两个 。b.细胞数目变化: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 细胞。c.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2N→ (即染色体数目 )。(2)减数第二次分裂① 间期:通常没有间期,或间期时间很短, 不再复制。② 分裂期带 领全 班学 生解 读学 习目标 ,让 学生 明确 本节 课任务 ,提 高学 习效率。1前期:已不能成对的染色体散乱在细胞中。中期:已不能成对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 。后期:每条染色体的 分裂, 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连续两次分裂形成了 个精细胞。③ 特点:a.减数第二次分裂各分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