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分散系(建议 2 课时)[考试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比较三种分散系的特征2.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掌握溶解度在物质分离方面的应用。3.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4.了解胶体的制备、鉴别和提纯;掌握胶体的性质和应用。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要点精析]一、分散系概念以及三种分散系比较1.分散系物质的粒子分散于另一物质里所组成的体系叫分散系。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做分散剂。即:分散系=分散质十分散剂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和浊液。 2.三种分散系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10—9m10—9m~10—7m>10—7m外观均一、透明、稳定多数均一、透明、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分散质微粒组成单个分子或离子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许多分子集合体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实例食盐水、碘酒肥皂水、淀粉溶液泥水二、溶液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即分散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即分散剂)。说明:(1)溶液是分散系中的一种,其分散质被分散成分子或离子,大小为 1 nm 以下。(2)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多为透明。(3)常用的溶剂:无机溶剂:H2O,NH3(液),HF(液)等。有机溶剂:C2H5OH,C2H5OC2H5,丙酮,苯,CCl4,氯仿(CHCl3),CS2,汽油等。2.溶液的分类:(1)按状态分固体“溶液”:例如合金液体“溶液”:例如水溶液气体“溶液”:例如空气(2)按饱和程度分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不能再溶解某溶质时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时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3.溶解度及相关计算固体溶解度(S)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100 克溶剂中溶解某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克数叫做该条件下该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气体(压强为 1 标准大气压)在 1 体积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数。例如:0℃、1 大气压下,氧气的溶解度为 0.049,表示该条件下 1体积水中最多能溶解 0.049 体积的氧气。气体的溶解度是没有单位的。(0℃时,NH3 的溶解度是 1176;20℃时为 702)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对物质的溶解度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