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离子反应一、要点精讲1.离子反应:由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2.离子反应的本质:反应混合液中离子或离子浓度发生变化。3.离子反应的条件:离子反应总是向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对于离子互换反应,其表现是有难溶性物质生成或弱电解质生成或挥发性物质生成;对于氧化还原反其表现为生成氧化性或还原性更弱的物质以降低有关离子的浓度。4.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物质类别电 解 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相 同 点均 为 化 合 物不同点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共 价 键共 价 键电离程度完全电离部分电离不 电 离电离过程不 可 逆可 逆――――电离方程式用“=”用“”――――水溶液中的粒子水合离子水合分子、水合离子水合分子物质类别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酸、弱碱、水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NH3等实 例5.溶液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判断:⑴ 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⑵结合生成气体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⑶ 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⑸ 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⑹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与 H+、OH-共存;⑺ 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6.有关离子共存试题在审题时应注意:⑴ 应注意判断离子共存的情况:“能、不能”,“一定、可能、一定不能”;⑵ 应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酸碱性:酸性溶液应考虑 H+的存在,碱性溶液时应考虑 OH-的存在;⑶ 应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颜色:溶液无色时,有色离子不能存在;⑷ 应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水的电离程度:当水电离出的 c(H+)或 c(OH-)小于 1×10-7 mol·L-1时,水的电离受抑制,溶液可能为酸或碱;当水电离出的 c(H+)或 c(OH-)大于 1×10-7 mol·L-1时,水的电离受促进,溶液可能为弱酸或弱碱盐。7.考点探究离子共存问题在历年高考选择题出现率极高,几乎是年年考查。解题时除要熟悉离子不能共存的规律外,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条件限制,多种离子间的相互影响。二、典例解析【例 1】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氢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例 2】某溶液既能溶解 Al(OH)3,又能溶解 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