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病句八法辨别语病,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还要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识别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辨别技巧: 一、 语感审读法 对给出的语句先默读或轻读,根据平时的语言习惯感觉一下,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再作分析,辨明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如“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这一句,读起来感觉不顺畅。对不顺畅的地方反复过滤,就会发现,“这要看……所决定的”属句式杂揉,是一句话想这样说、又想那样说造成的,应该删去后可的“所决定的”。 二、枝干梳理法 筋脉梳理,就是用语法分析手段,划分句子成分,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如“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 4 万元”一句,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缺少动词“给予”的宾语中心语“处罚”,属成份残缺。 三、造句类比法 如果句意一时拿不稳,我们还可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如有这样一句:“这些软件单买共要 1000 元,可合在一起才340 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1.原来卖 1 元,现在卖 5 角,价钱便宜了一半。2.原来卖 1000 元,现在卖 500 元,价钱便宜了一半。3.原来卖 1000 元,现在卖 333 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以上三句都是对的,因此,原句也是对的。 四、错例比较法 我们可以通过复习记住六种类型病句的一些句例,在考试时,将被判断的句子与错例作比较,很快地抓住错误的特点,辨别出病因来。例如我们记住了“三个学校的校长”这个例子,就不难确定“三块汉白玉大理石的浮雕”的病因,它们都属定语的停顿位置造成了歧义;记住了“开刀的是他的父亲”,就不难判断“这是名模孙燕摄于 2002 年 11月的照片”的病因了,它们都因(“开刀的”“摄”)动作发出者两可而造成了歧义。 五、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就要看其是否违反事理,可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逻辑分析。如“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