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知识分析 钱钟书是 20 世纪我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不仅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及西班牙文、拉丁文,而且对西方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哲学、心理学以及各种新兴的人文学科,都有很高的造诣和精辟的理解。钱先生还是幽默大师,其隽思妙语,常常令人捧腹。一位听到过他演讲的德国教授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说“他是我生平仅见学养深厚的知识分子”。 1945 年 12 月 6 日,钱先生面对一群客居上海的美国人畅谈中外诗歌。《谈中国诗》就是钱先生根据这次演讲的英文稿节译而成的,节译稿约 5000 字,入选课本时编者又作了删节。 本文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分析了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异同,通过对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比较,说明中国诗与西洋诗本质上并无两样,同时批判了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并希望中国诗能带给听众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作者的论述不仅使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诗歌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也给我们分析不同的文学现象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难点剖析 一、疑难妙句 1.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其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剖析:本句指出如果只会欣赏本国诗而不研究外国诗就不能真正地研究好本国的诗歌,意在说明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此外,还要明确一个概念:比较文学。它指的是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2.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剖析:“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的意思是指形式与内容应该完美结合:诗体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谈诗体、诗心互相制约的关系是“雅”事,鞋和脚却是“俗”物,“雅”事居然凭“俗”物说明白了。如此妙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3.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 剖析: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中国诗比作蛛丝网,把西洋诗比作钢丝网,在强烈的对比中突出中国诗的“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