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湖南怀化二模)下图是西周初期的分封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周建立之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镐京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而统治中心的渭水流域及西面、北面几乎没有。如此封侯布局的主要目的是()A.扩展周王朝的疆域B.监督商族残余势力C.促进周朝文化远播D.防范诸侯割据称雄B【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兴起于今陕西渭水流域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周武王东征灭掉了商,因此商的旧势力范围在东北、东、东南三个地方。分封诸侯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不是扩展周王朝的疆域,故A项错误;分封诸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这些地区,监督商族残余势力,故B项正确;分封诸侯主要涉及政治领域,与文化传播无关,故C项错误;诸侯割据发生在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的弊端,不是目的,故D项错误。2.(2016·广东佛山一模)公元前817年鲁武公带着长子姬括、次子姬戏拜见周天子,周天子格外喜欢姬戏,故硬性做主,立姬戏为鲁国太子。待鲁武公病逝,姬戏即位,是为懿公。这说明()A.宗法制已经走向崩溃B.姬括是当时鲁国的小宗C.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D.天子好恶是立储君的唯一标准B【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根据材料“待鲁武公病逝,姬戏即位,是为懿公”可知,姬戏是鲁国的大宗,相对于姬戏而言,姬括就是小宗,故B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宗法制,所以宗法制依然存在,没有崩溃,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根据血缘关系世袭产生的,而非中央任命,故C项错误;由材料“周天子格外喜欢姬戏,故硬性作主,立姬戏为鲁国太子”可知,这属于个案,天子好恶是立储君的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标准,宗法制社会继承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错误。3.(2015·安徽马鞍山三模)右图是古代木板年画——《子孙万代童子图》,图中孩子个个聪明伶俐,讨人喜爱。该年画体现了古代中国哪一观念()A.重男轻女B.多子多福C.安土重迁D.返璞归真B【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根据图片不能判断出重男轻女,故A项错误;在图片中,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人们联想到“子孙繁衍众多”,葫芦的枝茎称为“蔓”,“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表示人丁兴旺,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重视故乡、居住地迁移的内容,故C项错误;“返璞归真”比喻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D项未能体现,错误。4.(2015·安徽安庆三模)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铸造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被视为国之重器。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主要在于()A.证明皇位正统B.体现皇权独尊C.保证皇位世袭D.震慑割据篡权A【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开创的皇帝制度。根据材料“受命于天”“被视为国之重器”等信息可知,秦始皇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故A项正确。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这真正体现了皇权独尊,而玉玺只是形式上的象征,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可知改朝换代时有玉玺也不能保证皇位世袭,有玉玺也不能防止篡权,故C、D两项错误。5.(2016·山东烟台一模)“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C【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以及史学理论等。根据题干材料可知,A项是对郡县制“是什么”进行描述,是史实,故A项错误;B项是单纯对郡县制的评论,属于史论,故B项错误;史识是在分析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C项涉及整个中国历代国家组织结构的形式,显然是在对中国历朝历代国家组织结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故C项正确;D项属于史实,错误。6.(2015·安徽淮北模拟)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选举》中批评我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时认为:“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