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戴着镣铐跳舞——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秦汉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宋代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明清棉花、茶叶等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商帮”出现(徽商、晋商)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1)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提供物质基础。(3)政策: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4)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5)金融:纸币的出现和使用。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阶段位置、时间政府监管设市表现宋朝以前① 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② 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① 西汉长安设东、西“市”九处 ② 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宋朝以后① 城中市坊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② 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至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及朱仙镇成为四大商业名镇2.城市的发展(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2)表现1① 北方:长安、洛阳、开封、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② 南方: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表现(1)西汉时期: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2)唐朝时期: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市舶使专门管理对外贸易。(3)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时期: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时期: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政府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 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1)以朝贡贸易为主。(2)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3)由对外开放、外贸兴盛到明清时期渐趋萎缩。明朝初期的皇帝并没有急于赶走在中国居住的大量外国人,而是允许外国商人在受到严密监管的港口城市泉州和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