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9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9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1页
1/14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9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2页
2/14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9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3页
3/14
第 20 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年)1.背景(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4.特点(1)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2)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配给制等。5.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年)1.背景(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标志:1921 年 3 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3.内容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4.特点(1)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作用过渡到社会主义。(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6.作用(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2)探索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摘自王斯德《20 世纪的世界史》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 苏俄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史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9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