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文言文复习——《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学案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过、相、窃、凶等)、虚词(焉、之、以等)、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背诵相关名句。2.重点辨析“焉”的用法,掌握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特点。3.翻译重点句式(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等)。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C.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答案 C解析 A 项“有事”是“用兵”之意。B 项“河东”是“黄河以东”之意。D 项“以为”是“把……作为”之意。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 )A.B.C.D.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损害,毁坏。A 项过错/责备。B 项按时节/时节。D 项偷窃/私下,表谦副词。②( )A.B.C.D.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尽,全。A 项这样/与“尔”同义。B 项收成不好,荒年/不幸。C 项辅佐/搀扶盲人走路的人。③( )A.B.C.D.答案 B解析 B 项均为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 项……的时候/……的人。C 项表递进/表转折。D 项从/到。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既来之,则安之答案 D解析 D 项为使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4.下列各句中,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答案 D解析 D 项为省略句,其他三项与例句均为介词宾语后置句。5.名句名篇默写。①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②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2.谨庠序之教《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1.找出下列句中的同类词。(1)表示“更加”之义的词①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愈、兹②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弥、愈③ 寡人之民不加多:加④ 滋可痛已:滋⑤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⑥ 每逢佳节倍思亲:倍(2)表示“轻视、看不起”之义的词①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轻②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易③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