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基础达标] 1.“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 20 世纪( )A.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 B.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C.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D.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2.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A.王山:“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B.赵明:“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社会主义性质C.许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D.李力:“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3.邓小平早在 1984 年就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 ,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该观点表明(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4.在香港回归祖国 10 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日前,英国驻香港总领事柏圣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道,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香港的不变——回归十年,繁荣不改。”香港回归十年,繁荣不改主要得益于( )A.香港政治经济基础好B.有利的外部环境C.“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D.香港人的勤劳6.“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澳门与祖国大陆分离历时( )A.三百多年 B.四百多年C.五百多年 D.六百多年7.1987 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 30 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