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催化剂 氧化钛是一种光催化剂,它具有超群的防污、除臭、抗菌、杀菌、净化水质和大气、分解污物和有害化学物质等许多功能,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氧化钛作为一种白色染料,对于人们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它作为一种功能神奇的光催化剂为人们所认识,还是10多年前的事情。发现氧化钛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具有强大的分解能力,并把它开发成为一种光催化剂的是日本东京大学的藤岛昭教授。1967年,刚刚考上大学研究生的藤岛昭在副教授本多健一的指导下进行一项实验。当他把二氧化钛和白金分别作为电极放在水中,经太阳照射,突然他发现从水中冒出了气泡。经过分析,研究人员确认两端电极分别产生了氧气和氢气。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藤岛—本多效应”。 70年代发生“石油危机”后,藤岛原本想利用这个反应制造清洁能源氢和氧,但是如此生成氢氧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使用氧化钛生产能源的研究因此而陷于中断。但藤岛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氧化钛经太阳光(紫外线)照射,能够产生极其强大的氧化分解作用。于是80年代以后,他转而集中精力研究开发氧化钛的氧化分解能力及其用途。 目前,氧化钛这种神奇的光催化剂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日本许多企业也认识到了光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前景,积极涉足这一新技术领域。各厂家应用各自的技术,把氧化钛制成粉末、溶液、凝胶体、泥浆状、涂料、颗粒、薄膜等各种形态的材料,开发出各种环保产品,如抗菌瓷砖、防污建材以及水质净化、食品保鲜等器具,并且还应用它的超防水性和超亲水性研究开发成功了防雾玻璃、防雾树脂等。此外,科学家们还在研究用它治疗癌症、制作印刷版等方面的技术。 在藤岛昭教授的倡议下,日本成立了光功能材料研究会,从1993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关于光催化剂的学术研讨会和新产品展示会。今年11月9日,第七届光催化剂学术研讨会和展示会在东京大学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专家学者约800人与会,会上发表论文66篇,展出新产品12件。其中,经过光催化剂处理(贴一层氧化钛薄膜)的树脂板,可作为建筑材料,它具有自我净化能力,能够清除烟、尘等污物,长期保持清洁;内部使用涂覆了光催化剂的玻璃纤维的农产品保鲜装置,放在冷藏仓库中,可清除农作物释放的乙烯气体及其它臭气,抑制农作物鲜度的下降;可在各种材料表面制作的光干涉彩色薄膜,能有效分解有机物、清除污垢、消臭、抗菌,可应用在建筑、医疗器械、护理用具、厨房餐具、镜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