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说课俞立永(诸暨市草塔中学 ,浙江诸暨 311812) 文章编号 : 1005 - 6629(2004) 04 - 0029 - 02 中图分类号 : G633. 8 文献标识码 : C 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 了解燃料的燃烧条件 ,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3) 了解煤的综合利用等新技术。112 能力目标(1) 通过对专题的资料收集和课堂表述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2) 通过把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思想方法 ;(3) 通过以小组合作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意识。113 德育目标(1) 通过收集资料 ,使学生增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 通过实验探究 ,使学生增强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 教材分析211 教材的内容和特点(1) 内容 : 本书内容选自高中化学课本 (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 ,教材的主要内容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燃料的充分燃烧 ,授课安排为 1 课时。(2) 特点 : 本节内容有关理论的教学要求并不高 ,但重视对学生进行能量观点的教育 ;本节内容较多地渗透了化学社会学的观点 ,联系实际的面较宽 ;本节内容还安排了一个“要求学生就家庭所用燃料问题进行调查”的研究性学习课题。31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作为高中化学的第一章内容 ,在全书乃至整个高中化学中都占有特殊的地位。本节内容作为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正好符合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 ,对燃烧、能量等的再认识 ,给学生以“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的感觉 ,能激励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学习化学 ;本节内容较多地渗透着化学社会学的观点 ,密切联系着资源、能源和环保等当今社会热点问题 ,正好符合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需求 ,增强学生“化学 —人类进步的关键”的信念 ,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13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1) 重点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 难点 : 化学反应中能量观点的建立。3 教法设计311 新课的引入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分别领取“常见的能源有哪些”、“初中学过的燃烧反应有哪些”、“我国的煤炭储量及分布情况”、“能源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