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学案门捷列夫简介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化学家。 1834 年 2 月 7 日生于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1907 年 2 月 2 日卒于彼得堡(今列宁格勒)。1850 年入彼得堡师范学院学习化学,1855年毕业后任敖德萨中学教师。1857 年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1859 年他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1860 年参加了在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1861 年回彼得堡从事科学著述工作。1863 年任工艺学院教授,1865 年获化学博士学位。1866 年任彼得堡大学普通化学教授,1867 年任化学教研室主任。1893 年起,任度量衡局局长。1890 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门捷列夫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他根据元素周期律于 1869 年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 63 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激起了人们发现新元素和研究无机化学理论的热潮,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在化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1955 年科学家们为了纪念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将 101 号元素命名为钔。 一、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按元素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的编号。如:氢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2。则:对任意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对任意元素的阳离子: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对任意元素的阴离子: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思考:1.画出 1——2、3——10、11——18 号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有什么相同之处?领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它们原子结构的关系。2.元素周期性表中第一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见教材 P5)有什么异同,领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它们原子结构的关系。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1、把 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由左到右排成一个横行。 2、把 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具有 而又按照 由左往右排列的一系列元素。即:周期数 电子层数周期周期分类周期序数所含元素种类每周期最后一元素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