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考试要求考点 人口迁移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人口迁移1、概念:指人口在 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 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2、人口迁移的发展及特点:① 人类社会早期, 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②1 5 世纪末至 1 6 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后,主流是由 流向 ,由 地区向 地区迁移。③ 二战后, 移民的比例明显减少,迁移形式也更加趋于 。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由 流向 。④ 二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入的大洲是 、 ;一直是人口迁出的大洲是 、 。二、人口流动我国当前“民工流”的流向:主要由内地 涌向 。三、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1、人口迁移是各种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原因是 等差别。此外,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 、 、文化背景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2、人口移动的效应:① 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对迁出地与迁入地均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② 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促进 、 的融合和 、 的交流。练习巩固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 A.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B.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 1000 千米以上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学位,属人口迁移 D.凡人口在两地区之间的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2.下列人口迁移,属于自发性迁移的是 ( ) A.战争时期的人口迁移 B.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出现的“民工潮” C.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上山下乡” D.由于三峡工程建设引发的人口迁移3.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 A.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B.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城市到农村 C.流动人口大量减少 D.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 ( ) A.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B.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明显减少 C.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D.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消失5.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造成西亚外籍劳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这里人口稀少 B.石油经济发展 C.地处交通要道 D.农业经济发展6.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源条件的改善 B.民族政策的变化 C.交通和通讯的进步 D.经济布局的改变7.1979 年深圳人口约 2 万,到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