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时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自然特征。 2.通过了解东北地区的土壤特性,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及土地开发的措施及状况。 3.通过运用课本的图示,了解东北是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的表现,识记东北地区的农业布局。 4.了解东北黑土的开发、林业的发展 方向,识记湿地的保护措施及意义。学会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知识梳理】一、自然环境1.范围:黑龙江、_______、辽宁三省及_________东部 2.气候:温带_______、________季风气候区。3.基本特征:___________、沃野千里。4.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___________为主.并分布有________和沼泽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1.土壤肥沃特点:_______丰富、土层______、________高分布:_____________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黑土);_______平原的中西部(黑钙土)2.土地资源丰富 ___________面积广大,集中分布在_______平原、辽河平原、 _______平原,适合_______作业,宜农荒地多,主要分布在_____、内蒙古自治区、_________3.土地开发开发: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建立,使北大荒变为________保护:不再开垦________,并将已开垦的荒地要求逐渐退耕________、还草、_________目前状况:已进人________循环阶段三、农业生产和布局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 ①农业结构( 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前:___________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玉米、_________为主② 地位:全国重要_________基地,我国最大的________生产基地(2)林业: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_________、长白山三大林区。___________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2.农业布局(1)特点:明显的__________性(2)分布:自东向西:依次为以林为主的_________交错地带,_________为主的农林、________、农牧地带和____________地带自南向北:依次为___________地带、___________地带和_____________交错地带【知识要求】1:自然环境 (1)范围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东北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其最北端就是我国最北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2)地形、地貌特征 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中间是高低起伏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