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结合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 3.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在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2.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利用为例)① 有利影响② 不利影响③ 采取措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① 案例:中国的南水北调、引滦入津、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等。② 意义a.人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水资源分布的不均。b.对调入区③ 注意问题:处理好水源调出区与水源调入区的关系,解决好水源输送的保护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3)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利用方式影响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物种减少合理利用改良技术土地的生物产量增加培育品种产量、劳动效率提高[特别提醒]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由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平衡造成的。例如,我国东部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而水能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天然气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太阳能集中在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产业分类① 第一产业(农业)。②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③ 第三产业(服务业)。(2)产业结构① 劳动力及形态变化 产业项目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变化逐渐减少先增后降稳步增加产业结构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经济发展水平低―→高② 地区差异:一般而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3)产业转移① 原因: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② 过程发达地区(经济水平高)创新活动发生更高级的产业类型落后产业转移不发达地区(经济水平低)③ 影响a.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b.从地理环境来看c.社会方面:就业机会也由移出地转移到移入地。[特别提醒] 产业转移规律包括两个部分:其一,产业转移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和区域之间的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落差);其二,产业转移的基本方向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因有更高级的产业类型而成为落后产业移出地,经济不发达地区成为落后产业的“接受地”。 (1)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关键是提高其产量。( )(2)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的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3)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