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思考探究:图片中的景观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没有关系?提示:水土流失。有关系,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 基础知识要记牢 ———————1.生态破坏(1)产生原因: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2)直接表现:森林锐减和草原退化。(3)后果表现: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2.水土流失灾害(1)主要原因:人类乱垦土地、滥伐森林、破坏草地的活动。(2)危害:① 直接危害:使肥沃的表层土壤变薄乃至丧失,土地生产力受到根本性的破坏。② 间接危害: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淤塞水库、抬高河床、影响航运、增大洪涝的风险。(3)我国分布3.土地荒漠化灾害(1)原因(2)发展趋势:① 全球的土地荒漠化呈加速发展之势。②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蔓延迅速、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重点难点掌握好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分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一般都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去分析,从目前状况看,人为因素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具体图解如下所示:[拓展提升]土地荒漠化与沙尘暴的关系沙尘暴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大风、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构和地面上的沙尘。荒漠化的土地与空气层的摩擦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速。而失去植被裸露的土地,成为沙尘暴的沙源地。近年发生的沙尘暴中,沙质草地和旱作耕地是主要沙源。因此,荒漠化扩大了沙尘源,增加了沙尘暴天气的发生。——————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甲、乙两图例各代表一类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回答 1~2 题。1.乙图例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森林锐减 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 D.湿地减少2.上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间接危害不包括( )A.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B.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C.抬高河床,影响航运D.淤塞水库,增大洪涝解析:1.B 2.A 第 1 题,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中上游的一部分。该区域降水丰沛,地形崎岖,落差较大,而人类活动对该区的植被破坏又较为严重,因而极易引起水土流失问题。第 2 题,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是水土流失的直接危害;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淤塞水库、抬高河床、影响航运、增大洪涝均为水土流失的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