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 1.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结合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3.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2.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区域地理环境具有反作用。3.在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二)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利用为例)(1)有利影响(2)不利影响(3)采取措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1)案例:中国的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工程;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2)意义① 人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② 对调入区(3)注意问题:处理好水源调出区与水源调入区的关系,解决好水源输送的保护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3.对生物资源的利用(1)不利影响:植被的过度砍伐,导致物种急剧减少。(2)有利影响:人类培育和改良农产品,提高了作物产量和饲养的劳动效率;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使土地的生物产量大幅度增加。1.由教材图 1-3-1“中国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利用”可知,为加快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山西省采取了哪些措施?针对“晋煤外运”压力,可采取何种措施?分析其面临的压力。答案 为了加快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山西省采取了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的措施。针对“晋煤外运”压力,措施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其面临的压力是:①价格:运煤、输电成本都较高;②环境效益:变输煤为输电,改善输入地的大气环境,但造成本地环境污染加重;③水源:地处内陆,降水少,而发电需消耗大量水资源。2.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答案 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和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差异,使水资源的供需不平衡,为解决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从而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3.从正反两个角度对输入地、输出地和沿线三个地区的影响方面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完成下表。答案 (1)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调入区)。效益类型表 现社会效益进一步改善受水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效益大大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