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 1 课时 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1.知道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重点)2.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重点)3.学会运用资料分析我国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的成因、时空分布。(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 1 我国的干旱灾害阅读教材 P35~P37活动思考题,完成下列问题。1.2.成因(1)降水方面① 降水量低于平均值。② 在季风气候区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长江以南地区7、8 月份伏旱华北、东北地区春旱、春夏连旱西南地区冬春连旱③ 降水年际变化大。(2)水资源方面: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水土资源的不平衡。(3)社会经济方面: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① 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灌溉面积扩大。② 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③ 我国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大,而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正误判断:(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是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方。( )(2)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3)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主要受亚洲高压控制。( )【提示】 (1)× 华北地区是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方。(2)√ ①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②我国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③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春季农田需水量增大。(3)× 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教材整理 2 我国的洪涝灾害阅读教材 P37第 7 行~P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成因(1)自然原因:由降雨尤其是暴雨所形成的。① 夏季的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② 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2)人为原因植被破坏① 水土流失加重,造成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② 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流域汇水速度大大加快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2.分布(1)空间分布:南方地区由于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2)时间分布: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正误判断:(1)我国西北地区没有洪涝灾害。( )(2)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的成因与春初秋末宁夏、内蒙古河段的洪水成因相同。( )(3)地形的空间分布与洪水的空间分布高度一致。( )【提示】 (1)× 有,主要是夏季冰雪融化形成的洪水。(2)× 不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主要是由于暴雨或长时间降水造成的;而春初或秋末宁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