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城市化课程标准要求重点难点聚焦核心素养体现1.结合当前世界和我国的城市化案例,说出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以及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解释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说明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1.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世界城市化进程。2.不同国家城市化的时间差异和地区差异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能够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1.区域认知:结合材料,认识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城市化特点。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城市化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3.人地协调观: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生态城市,促进人地协调。一、什么是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城市化的概念和标志 2.发展动力含义表现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3.表示方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意义1(1)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2)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3)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1)城乡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推力和拉力的具体内容可能不同,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一样。(2)城市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数量多城市人口比重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公式: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总人口数。城市人口比重是一个相对数值,城市人口数量多的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一定大。例如,中国与日本相比,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多,而日本城市人口比重大。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城市化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水平发展速度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30%以下,低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中期阶段30%~70%,较高迅速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后期阶段70%以上,高缓慢,甚至停滞大城市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描述某国家或地区城市化进程应包含的内容(1)所处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2)城市化水平高低。(3)城市化速度快慢。(4)城市化起步早晚。(5)出现的城市化问题。 2.比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