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意义:维持和改善土地①生态性状,保持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使土地生产能力不断②恢复更新。2.主要措施:③植树造林。3.防护林带类型:④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4.防护林目的:防御⑤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5.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⑥保护性犁地、⑦梯田、轮作、⑧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思维活动1.美国在对西部的建设和改造中采取作物留茬,大力推行免耕法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作物的根系大都分布在土壤的疏松耕作层里,作物留茬或免耕,根系就可以抵挡风蚀,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2.我国营造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这些防护林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 “三北”防护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减轻旱灾的作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⑨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3)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重视⑩生态条件的限制。2.土地整理(1)概念:以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⑪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⑫质量为目的的土地建设和恢复工程。(2)条件: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⑬废弃地多。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⑭压占等,废弃了大量土地。(3)意义:可⑮恢复土地生产功能,或作为备用耕地。思维活动3.“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和“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相矛盾吗?答案 不矛盾。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并非单指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包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措施。若是不顾当地的生态环境要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不仅不能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反而会引起土地退化,降低土地的生产能力。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土地整理来实现,而不能依靠开垦新的宜农地来实现。生态条件恶化的地区还要做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沼泽,做到开发耕地与保护环境相协调。4.举例说明什么是土地资源的“开源”和“节流”。答案 在开源方面,全国尚有一些可垦荒地可以开辟为耕地,全国还有很多宜林的荒地、荒山可以植树造林。在节流方面,要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