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新人教版高二选修2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新人教版高二选修2地理学案_第1页
1/2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新人教版高二选修2地理学案_第2页
2/2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情境导入课程目标1912 年,魏格纳提出了关于地壳运动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说——“大陆漂移说”,用来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那么复杂的海底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呢?1.通过对海底扩张说的了解,来理解海底地形的形成。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理解洋壳的消亡及其对海底地形的影响。一、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1.洋壳的形成: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2.海底地形(1)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是洋壳的诞生处。(2)洋盆: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思考讨论 1.什么是大陆漂移说?提示:1912 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地质构造、古生物等的相似性,认为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个整体,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后来,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这一块陆地开始分离,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如图)。大陆漂移示意图二、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1.洋壳的消亡: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的。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向大陆板块下俯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熔为岩浆。2.海底地形(1)海沟:板块的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了地球表面最低洼的地方——海沟。(2)岛弧、海岸山脉: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思考讨论 2.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是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的大洋板块一侧吗?提示:在板块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一侧下倾、陷落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故海沟是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的大洋板块一侧,而岛弧或海岸山脉则是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的大陆板块一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新人教版高二选修2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