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的措施。2.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采取的措施。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1.植被破坏(1)原因:发展①传统农业、牧业和不合理开发利用②资源。(2)后果: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2.保护植被的措施(1)发展生态农业加强④政策引导;加强农村住区建设;加强⑤法制建设,依法保护⑥植被。(2)加强⑦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执行⑧环境影响评价,落实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思维活动1.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恢复退耕还林工程将会对本地区带来哪些生态效益?答案 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改善局部小气候,减小气温差异;增加降水,减小风速;增加生物多样性。二、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1)作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现状:生物多样性正在⑨趋减。2.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1)就地保护:建立⑩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2)迁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和设立⑪遗传资源种质库等。思维活动2.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有什么区别?答案 就地保护是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环境保护起来,以便维护生物的繁衍和进化,其范围比较广,保护的对象是生态系统。迁地保护只能是对单一的物种进行保护,它主要适用于对高度濒危的物种进行抢救,以避免该物种的灭绝。就地保护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的办法是建立动、植物园等。探究点一 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探究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的土地退化示意图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 2011 年 3 月 18 日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五年,我们……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1 亿亩、新增沼气用户 1 650 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 130 万千米。……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五年累计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4.79 亿亩,退牧还草 5.19 亿亩。加强土地和水资源保护,五年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2 289 万亩。(1)图中信息说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简述它们形成的主要原因。(2)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3)开发和建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