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文●第五章 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第一节 生物与地理环境生物圈 生物作为自然环境的有机成分,形成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结构——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约为 20 多千米。但是,生物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地面以上 100 米到水面以下 200 米这一薄层里,因为这一薄层可以获得充足的太阳光能,有适于生命活动的温度条件,有生物可以利用的大量液态水、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这一薄层可以说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同时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周围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体中。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收水、氮和其他化学元素,合成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这样就使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进入生物体内,并改变它们原来存在的形式。植物的产物又是动物和微生物的食物来源。被生物有机体吸收的化学元素,在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的环境中去。例如,植物死亡后,其残体被分解,或是植物被动物吃掉,变成排泄物,都可使土壤上层富含磷、硫和其他化学元素。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而不是氮和氧。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大气中的氮,一部分是由于细菌分解各种氮化合物而被释放出来的。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受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所制约。有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水里吸收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而释放另一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例如,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残体,把二氧化碳、重碳酸盐、铝、镁、磷、硫和腐殖质运送到水中,同时从水中攫取游离氧。生物在陆地上出现以后,还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综上所述,生物的出现,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植物的分布与环境 植物在生活的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环境影响着植物的分布。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热量是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