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我国天然气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随着西气东输等大型项目的完成,我国天然气在民用 、工业等领域的使用将会大大增加。2003 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 341.28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6.8%,创历史最高记录,全年平均月产量达 28.44 亿立方米。截止到 2003 年年底,中国已经建成原油输送干线 1.68 万千米,成品油干线 0.27 万千米,天然气干线 1.69 万千米,初步形成了“北油南运”“西油东进”“西气东输”“海气登陆”的油气输送格局。2004 年,全球石油价格突飞猛进的形势下,国家正考虑加大对替代能源计划工程的投入 ,天然气的比重将逐步上升,计划到 2005 年将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目前的 2%左右提高到 5%。在现有 60 多个已通天然气城市的基础上,计划在 2005 年通气城市发展到 140个,2010 年增加到 270 个,全国 70%的城市将通上天然气。2004 年国家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天然气工业,在强大的天然气需求面前,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前景一片看好。可以预见,天然气行业在 2005 年无疑会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有关人士指出,西气东输工程自开工之日起就给中国东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而随着商业化供气的实现,这一影响将会变得越来越深远。关注工程动态的经济界人士指出,这条横贯全国的能源大动脉正式投运后,将有力地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省区市钢铁、水泥和机械电子等企业的潜在能量,为国民经济发展描绘一条壮观的风景线。西气东输工程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当东输之气每年达到 200 亿立方米时,就相当于提供 2000 万吨原油,折合标准煤炭 2660 万吨。如果全部用于化肥生产或者燃气发电,每年可以加工合成氨 1500 万吨,可以发电 1000 亿千瓦时。东输之气还可保证 8500 万户居民生活燃料供应,这将刺激当地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仅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现在就有 1700 万户市民需要用气,10 年后用气居民将达到 3400 万户,其机械设备需求量和土建安装工程量将超过 600 亿元。专家们形象地指出,中国天然气的源头在西部,而市场在东部。这一严重的供求不平衡,正是西气东输工程得以产生的现实基础。把西部的天然气通过长大管道运往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西部天然气的功效,实现能源供求新的平衡,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可以说,这一工程是一项典型的“双赢工程”。经济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