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的归纳总结关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的试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这类试题本不是很难,但学生经常出错,如果能够把常见情况熟悉并理解,做这类题应该轻而易举。现把主要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总结归纳如下:一、读图,首先应弄清横纵坐标具体表示什么:如左图纵坐标表示太阳高度,横坐标表示时间;而右图纵坐标表示时间,横坐标表示太阳高度。二、其次、从图中找出三个特殊点:日出点 A、正午 C、日落点 B;并且能够读出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日落时间和日出时间推算出昼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根据昼长大于或者小于 12 小时,从而可以判断当地正处于夏半年或者冬半年。从而判断出季节。三、主要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有以下几种情况:⑴ 当地处于冬半年,昼短夜长:t (地方时)h(太阳高度)06122418H162418120t(地方时)h ( 太 阳 高度)H106122418t (地方时)h(太阳高度)H1t (地方时)h(太阳高度)06122418H1ABC⑵ 当地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⑶ 刚出现极昼处,昼长=24 小时,最小太阳高度等于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直射点纬度的 2 倍如右图:直射点纬度=H1/2⑷ 已经出现极昼地方,昼长=24 小时,最小太阳高度大于零。当地最小太阳高度与最大太阳高度之和为直射点纬度的 2 倍。如右图:直射点纬度=(H1+H2)/2⑸ 出现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为一条直线,极点处一天太阳高度不变。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如图:直射点纬度=H1t (地方时)h(太阳高度)06122418H106122418t (地方时)h(太阳高度)H106122418t (地方时)h(太阳高度)H1H206122418t (地方时)h(太阳高度)H1四、图中时间可能采用非地方时,比如:世界时、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等等。⑴ 如图,为某地 6 月 22 日太阳高度变化图 ,试分析其地理坐标:根据直射北回归线,而正午太阳高度 600来计算纬度。正午地方时应为 12 点,而正午时北京时间从图上可知为 15 点来计算当地经度。答案:53026’N,750E⑵ 某地 6 月 22 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①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00,600WB、00,600EC、900S,1200ED、900N,1800②Q 点的数值为:( )A、55023’B、70058’C、66034’D、63046’答案:A C例题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 ,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h 为一已知量 )。06122418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