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电学基础知识一、知识点梳理1.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其实质是自由电子发生了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2)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①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②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5)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 。2.电流: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用字母 I 表示电流强度。(1)方向:规定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单位及其换算:常用单位是安培(A),其他单位毫安(mA),微安(uA)。1A= mA= uA。(3)常考电流估测:电冰箱的电流约 1A;空调的电流约 5A。3.电压:使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用字母 U 表示。(1)单位及其换算:常用单位是伏特(V),其他单位是千伏(kV)。1kV= V。(2)常考电压估测: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 1.5V,不高于 V 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 220V。4.电阻:(1)物质的导电性:名称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定义 的物体 的物体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某些物质在很低的 温间的物质度时,电阻变为 0举例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橡胶、玻璃、塑料、 普通陶瓷等硅、锗、二极管、三极管等超导体输电线(减少 电能损耗)、发电机线 圈(减少热量产生)联系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高温、潮湿)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2)定义: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 。通常用字母 表示。(3)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 Ω。其他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4)单位换算:1Ω= kΩ= MΩ。(5)影响因素: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② 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 ,电阻越大。③ 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 。(6)滑动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来改变电阻。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2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Ω,“2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2A。连接方法① 要“一上一下”接入电路;② 闭合开关,滑片应处于阻值最大位置,即要远离下接线柱。作...